行稳“质”远,赋能风电全生命周期 —— 2024年行业会员大会暨第八届中国风电创新发展论坛
2024-12-14

12月12日,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风力发电设备分会主办的“2024年行业会员大会暨第八届中国风电创新发展论坛”在安徽合肥盛大启幕。

此次大会以“智慧创新联通新质生产力,技术迭代优化风能新未来”为核心议题,为推动风电行业的平稳有序发展,促进风电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提质增效。来自整个风电产业链的上下游嘉宾、代表汇聚一堂,共同探讨风电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,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当前行业面临的新形势、新问题,为行业健康、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、新方案。

在大会上,青岛华斯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华斯壮)聚焦我国中东南部等低风速高切变地区以及复杂山地、丘陵不同区域的风电场开发建设和运营维护难点,围绕新型构架式风力发电塔架技术进行展开,通过对构架式风塔的TCO经济分析、高可靠性能、绿色技术以及多场景应用等技术特点,结合实际案例,展示了构架式风塔全生命周期内的实际意义和价值。

全面提升 造就安全稳定性
预应力构架式风电塔采用全钢材质,构架式结构形式,具有结构刚度大、强度高的特点。其独特的构架式结构便于实现刚性塔设计,通过扩大塔架外接圆直径,提高构件材料利用率,有效提升了结构承载力。此外,该技术还避免了共振问题,确保了风电机组的平稳运行。对于单管钢塔而言,柔塔结构一阶自振频率较低,存在共振风险,而构架式塔架则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,确保风电机组的安全稳定。

绿色技术 贯彻全生命周期
该技术极大地节约了土地资源,塔架底部架空,仅四个小型基础,且可调节塔座埋深,影响耕种面积仅为露出地面部分。相比传统风电塔架,这一创新设计极大地减少了土地占用。同时,该技术还减少了基础混凝土、钢筋用量,降低了固体废弃物排放,实现了资源的可循环利用,充分体现了绿色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。

构架式风电塔的构件结构单元小,便于传统运输,对道路运输约束受限小,构件运输成本低。同时,全部构件均在工厂内生产完成,质量统一、可控,在现场安装仅对螺栓和预应力进行控制即可。这一高效的生产和安装方式,不仅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量,更降低了项目的总拥有成本(TCO),使得构架式风电塔架在全生命周期内更具优势。

应用场景  开拓无限可能
华斯壮,以定制化设计应对复杂地形挑战,开拓应用场景无限可能。无论是跨水塘、沟渠,还是面对道路及采矿塌陷区,我们都能确保交通与生态的双重安全。在山地等不平整地面,构架式塔架则可设计高低腿建设,独立基础可分开浇筑而不必要大面积平整山头。

在行洪区,构架式塔架底部架空设计,基础柱头露出地面仅6-10平米,柱墩直径约1500mm,基础根开15-20米,不影响行洪要求,可实现箱变上塔,解决箱变泡水问题。在风电技改场景中,进行风电机组的退役改造需求,实现了跨原基础建设,这一创新方案不仅有效节省了拆除原基础的成本,还显著缩短了改造工程的施工周期。
针对软土地基,构架式塔架因底部根开大、自重轻,能有效减小桩基受压,缩短桩长,降低基础造价。面对高寒和湿地环境,预应力构架式塔架以全钢结构工厂预制、现场螺栓连接,实现冬季施工无碍,且其结构能抵御东北、沼泽、湿地及高海拔湿润区的低温冻融影响,确保项目安全与顺利进行。华斯壮,以科学规划、创新技术和精细管理,促进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展现技术创新力,助力风电行业持续发展。


案例分享 赋能持续发展
当前,华斯壮位于山东·菏泽·鄄城的全球首座160米预应力钢管风电塔,已安全运行四年多;2021年12月底并网发电的金胶州项目(19台)目前是国内轮毂高度160米以上批量安全运行时间最长的风场,华能陕西吴起项目(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构架式风电场)、黑龙江七台河勃利项目、湖南电力设计院益阳沅江项目等多个风电工程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,华斯壮将通过更加科学、全面、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,为风电场开发建设和行业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“筑基赋能”。